电影电视学院(原电影电视艺术系)建立于2001年7月,前身为电影电视艺术系,是云南艺术学院最年轻的二级学院之一,也是我国综合性艺术院校里最早建立专业影视教育的单位之一。


  2000年末,为了适应社会人才培养的需求,贯彻和实践云南省建立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指导思想,由现影视学院院长宋杰教授提议,在云南艺术学院建立一个培养影视制作骨干人才的高等教育基地,进一步拓展云南艺术学院作为综合艺术院校的专业辐射面,以填补云南省影视专门人才教育的空白。该提议马上得到了云南艺术学院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01年7月,云南艺术学院电影电视艺术系应运而生。


  创办之初,聘请了原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我国著名电影教育家、理论家周传基先生坐阵,亲自主持教学,组织制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影视本体作为基础,培养实用型的专业制作骨干。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贯彻“实践、实证、实战”的教学理念,除周传基教授和为数不多的在职教师以外,我们还聘请了原北京电影学院刘永泗教授,原上海电影制片厂录音车间主任冯德耀教授,台湾台南艺术大学音像学院院长井迎瑞教授等多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艺术家担任教学等工作。重视大师的示范作用,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力求突破争先。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年轻稚嫩的影视系已经成为影视学院,软硬件条件都有了极大的改观,影视学院现设有编导、摄影、新闻、基础与理论四个系(部),摄影、剪辑等多个实验室和数个院外教学实习基地。目前有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广播电视新闻三个本科专业和电影理论、视听语言两个硕士研究生方向。现有在校全日制编导本科班4个,全日制摄影本科班4个,学生人数298人,硕士研究生4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将在2010年面向全国部分省份招生。


  影视学院拥有完善的摄影、剪辑、录音、照明等影视制作的硬件设施,并且拥有自己的摄影棚、演播室和“苹果”专业剪辑教室。


  现有专任教师20人,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7人,并有专兼职教授十余人。教师分别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及云南艺术学院等专业院校,教师大多拥有丰富的影视制作经验,创作了数百部影视、戏剧作品,不少作品曾在获得过国内外的各种奖项,出版了《视听语言:影像与声音》、《纪录片:观念与语言》、《中国电视剧叙事文化研究》、《视听视界:影视艺术专业文集①》等多部专著,其中由宋杰教授所著的《视听语言:影像与声音》一书自2001年出版以来多次重印、再版,被我国多所高等院校指定为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浙江、上海等多个省市把此书列为影视类专业自学考试教材。


  电影电视学院在建立之初就提出了在教学、科研、创作为一体的条件下,出一流思想、一流作品、一流的人才的奋斗目标,并将人才培养目标锁定在影视制作骨干上。


  作为新兴的专业院系,电影电视学院还充分认识到在文字语言向视听文化的世界性转移的今天,建立具有现代艺术特点的影视学院,在教学上突出从本体论的角度去看待视听媒介,注重学生视听思维的培养,教学、创作、科研紧紧围绕着视听语言这个中心展开,同时提倡实证和实践性的教学理念,重视纪录片的理论和实践,相信实践是最好的教学手段。

 
  近几年,学生的毕业创作作品分别在日本的山形国际电影节、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国际电影节、法国的巴黎真实电影节、德国的慕尼黑电影节、哥廷根国际电影节、挪威的诺地卡电影节、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竞赛等国外电影节上入围或获奖,书写了中国影视教育值得自豪得一页。由于毕业作品的质量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因此每年影视学院举办毕业作品展吸引了大量的观摩者,而“麻园电影节”也逐渐成为一个知名的活动。学生在“实证、实干、实践”办学思想的指导下,专业动手能力在同类影视院校或专业中处于优势位置,因此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多数毕业生已成为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等制作机构的骨干。


  影视学院还特别注意精品课程的建设,由宋杰教授领衔、主讲并担任负责人的课程《视听语言》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精品课程,成为云南艺术学院首批进入云南省精品课程的课程。宋杰教授也被云南省教育厅授予“云南省教学科研带头人”和“云南省省级教学名师”称号,并入选“云南省四个一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