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办学中的问题———从01班的毕业论文和毕业创作说起

发布时间:2010-04-02文章来源:影视学院 浏览次数:

    01班毕业了。这个班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届毕业生。01班做了毕业答辩,也搞了自己的毕业创作展。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其中也有几部不错的论文和片子。但是总体上来看,大部分论文和作品都比较粗糙,离我和周老师原来所提出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要看到其中的问题。起码在我看来,这个班总体上并不很成功。问题很多。

    首先,盲目自大,以为自己都是周传基,缺乏严谨科学的学术态度。
    
我不知道我们的学生从什么时候起,养成了自以为是的感觉。对谁都看不起,对谁都敢批判,看电视常常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却学会了吹毛求疵。自己在批判别人的观点时,连别人的观点都没有搞清楚,就大加驳斥。毕业论文答辩时,不止一个同学在没有听完答辩老师的问题的情况下,就开始反驳。我向一位同学写《导演与摄影师》论文的同学提出如果你当导演,你如何选择摄影师?这位同学却反问我,宋老师,我想反问你,你当导演,你如何选择摄影师?,你看,我这个答辩委员会的主任成了答辩的学生。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可是我们的学生常常忘记这一点。《纪录片基础》课作业时,我发了一次火,原因就是学生的作业后面几乎都不提指导教师的名,也没有任何致谢。
    
周传基先生在电影方面有着丰富的学识,他提出的观点常常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在中国电影学术界,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有时,他批判不良现象时,谴词用句都是一个严厉长辈的口气,有些言辞即使过激一点,别人也不会在意。但是,我们的学生却以为自己也是周先生,批评起别人也象是一位年长的权威专家。
    
周先生是影视教育的革新者,他的观念常常带有革命性质,他所关心的也是那些他认为具有革新价值的关键点。他的课堂教学是非常精彩的,学生上他的课觉得生动、有趣、幽默,不枯燥,他的课是我所听过的最有价值、最轻松和收益最大的课程。可是从本科教学的角度和整体的课程关系上看,周先生过于高估了我们学生的专业水平。另外,他的教学比较零散,课与课之间缺乏严谨的渐进关系。周先生的教学尽管非常有趣,但是学生的知识不系统,整体性差。我觉得周先生的教学更适合给研究生或有相当影视基础尤其是制作基础的人上课。可是本科教育的关键仍然是使学生掌握和认识基本的东西。刘泳泗老师的教学安排比较严谨,教案做得非常踏实,比较适合目前的本科教学,只是他上课的时间比较有限,实习、实践指导还不够。希望我们的年轻教师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多去听听他们的课,总结他们经验,从中吸取教训。
    
这个学期,我在课堂中,多次表明对周先生观点的质疑,其目的不是完全否定他的观点,而是使学生意识到事物和学术的多样性和多面性。每一个学术观点都不是完美的,其实任何一个角度看问题都是片面的。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以学霸的态度对待其它观点和认识。周先生的学术精神本身是严谨的,他所倡导的实证的理论态度已成为我们的教育观念的中心。但是,他也是一个比较会做宣传的人,他的有些言语是非常偏激的,比如电影没有视点”“电影不需要表演”“电影中不存在主客观视点等。其实他心理非常清楚,他的这些观点是偏激的,可是在中国这样的学术环境中,如果只是不痛不痒地说上几句,是没有人会理会你的。只有采取非常偏激的提法,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是一个学术策略,过枉矫正嘛!可是我们的学生不清楚这一点。于是,将周老师的观点作为一个真理,在自己没有明白的情况下,盲目地奉为法宝,是非常可怕的。盲目崇拜权威是生命意义的真正失落,会使我们的教育走上一个原始宗教的道路。老爷子心里是有数的,可是我们的学生由于对周老师个人魅力的折服,对他所说的问题不假思索地接受,同时不少人将之视为真理,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其它观点的正确性。前年,我曾请美国心理学会研究员、哥伦比亚大学电影学院心理学客座教授钱家渝先生来做讲座,钱先生所讲的题目是:电影与心理学的关系。钱先生是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他研究的主要领域是抽象思维,因此,他的讲座主要集中在抽象思维的领域。结果,我们的学生在提问时,将周先生的电影幻觉问题拿出来,想难到钱先生。其实,周先生和钱先生的观点并不矛盾,可是我们的学生却把他们的观点对立起来。实际上,我们的学生既没有真正理解周先生,也没有真正认识钱先生。
    
盲目信奉权威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如果我们的学生没有培养成独立思考和尊重知识、尊重学术自由的思想和精神,那么我们的学生是不合格的。

    其次,整体感和结构能力差,不会叙事,不会指导演员。
    
这个班搞点小作品或元素的小训练还可以,比如圆方三角剪辑作业,可是搞大一点的作品就露怯了。周传基老师今年2月份曾经给我写过一封信,对我在毕业创作中提出的分剧情方向和纪录方向的要求提出质疑。周老师认为毕业创作只能搞纪录片,因为剧情片要涉及表演,而我们的学生开始学表演时,是持抵制态度的,他们的表演并没有学到家,因此指导演员是个大问题;另外周老师还认为拍纪录片只能拍三分钟,因为一超过三分钟,我们的学生就控制不了结构了,不会讲故事,就暴露出他们的缺点,会给我们丢脸。可是我对周老师说,我们是新办的专业,我们的办学思想具有革新一面。既然是革新,必然有一个摸索的过程。我们不怕丢脸,最关键的是,发现问题后能够及时加以挽救才是负责任的。毕业创作是我们最后的补课机会。我没有向周老师让步。结果是对的。这次毕业创作,总的来看,纪录片组要好一些,剧情片的拍摄在整体控制、技术、技巧方面的要求要高于纪录片,而我们的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不够。今后要加强叙事、结构、表演指导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毕业创作完成后,不少同学已经意识到自己在整体感和结构能力、表演等方面的不足。能够从盲目的崇拜和自大中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就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学生的问题反映出我们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中的问题,我们要认真正视这个问题,要拿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第三,理论素质和人文素质差。
    
作为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时,我有时感到无奈。答辩委员杨静老师在看论文时,对论文中多次出现错别字的现象也感到同样的无奈。云南大学规定优秀论文的参考书要在十五本以上,我们的学生参考书少得可怜。当然,参考书多并不见得论文就写得好。要求每一位本科学生在论文中有独创的观点和思想,其实是不可能的。我们主要还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从毕业论文中反应出我们学生知识面的狭窄,有的同学就是把老师的观点重述了一番,连骂人的口气都跟老师一模一样。有些同学提出了非常有意义的论题,比如韩惠源谈李安电影时,提出了中国味道,可是却缺乏实证。有些同学给我的论文初稿就象是电视台娱乐栏目的影片或导演介绍。我们的学生局部的问题上,还是聪明的,比如罗云华对影片《SHALL WE DANCE》所作的色彩分析,但是一展开就暴露出理论素质和人文素质底蕴的不足。
    
理论和人文素质低似乎已经成了艺术院校的宿命。学生对理论课的轻视不是个别现象。可是理论和人文素质却很重要。熊威克老师曾在昆明电视台担任过副台长、科技文化频道总监和研究室主任,他说到昆明电视台工作的省内大学生主要来自三个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和艺术学院。云南大学的学生是学新闻、中文等人文学科的;云南师范大学的学生是学技术的;最好用和后劲足的还是云南大学的学生,因为他们的人文素质高,策划能力和宏观的把握能力强。
    
美国是一个实用主义的国家,可是美国的大学教育却非常重视理论和人文素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这样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学的毕业生必须修够一定量的人文课程才能毕业。美国的影视教育也非常重视理论和人文修养,所有的影视专业都设有影视理论、电影史、电影社会学等课程。一个没有理论和人文意识的人顶多是一个匠才。有人说,能成为匠才也不错了。此话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匠才更容易找工作。可是,你去做一下市场调查,就会发现,目前日常影视的制作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策划。当然我们的动手优势不能丢,这是我们的看家本领。在全国那么多影视专业中,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名列前矛的。可是我们仍然希望我们的学生有更大的出息,毕竟我们是要办一个有特点的一流影视系。
    
我们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并不少,但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是不高。这些问题不能全怪学生,我们教师也有责任。现在的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及过去的大学生,我们得想办法让他们动起来。有时应该采取强制的方法。上个学期《影视理论》课由我和杨静老师共同上,我上前半部分的经典理论,她上后半部分的现代理论。我采取随堂测验的方式,测验成绩要记入总成绩,而且让学生读影视理论原著的部分章节,并写出读书笔记,也要记入总成绩。结果,几乎没有人不敢不来上课。课堂教学效果也还好。可是杨静老师后来上这门课,人却越来越少,有一次我去查课,居然只有45人在听课。杨老师的课我听过,她的课没有太大的问题,甚至有些比我讲得好。原因是她对学生太,不打考勤,也没有象我一样采取强制的手段。她对这门课报有很大的热情和信心。她在云南大学讲类似的课程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可是在我们这里,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让她感到非常的失望和伤心。
    
理论课的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是一个方面。其实,周老师是我们的榜样。他的理论课不会让人枯燥。当然,这需要相当的功力,要读原著,吃透原著后心里才会有数。下个学期,我的研究生也是首先要求他们读原著,然后再来和我讨论。研究生的课堂教学我想把它变成讨论式。我们的本科理论教学是否也可以部分采取讨论式,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理论课的考勤和考试方式要严格,教师不能持想学就来,不想学就拉倒的态度。
    
至于人文素质,云南艺术学院的大环境虽然不是很理想,但是我们可以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工作。李昕老师提出来的素质系列讲座是非常好的,他也热心地组织过几场有意义的讲座,但远远不够。这些工作需要有人来做。只是提建议是不够的。这是大家的事,不要认为这是领导的事。

    第四、学生中庸俗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令人担忧
    01
班的毕业作业有好几个是以他们自己或当代大学生为对象的。这些作业弥漫着令人担忧的迷茫和困惑。颜峻杰的《春眠》表现了当代艺术大学生迷茫的一面,他是很认真地对待这个问题的,作品不乏思考和忧虑。徐菲菲老师看完颜峻杰的《春眠》后,对颜峻杰说:看完你的片子,我想哭。这句话出自一个年近八十岁的老教师之口,值得我们深思。纪录片《再见,402》和《烦了烦》都是以我们大学生为对象的,应该肯定制作者的初衷是严肃的也是。这两部片子的确让人有些烦,其中的一手牵着卑鄙,一手拉着高尚的价值观念促使我们不得不认真地反思一下我们教师的责任。
    
正如郎永祥所说:天生就注定你是老师,我是学生?。过去那种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作用,目前似乎已经不完全适合我们这个时代多元化的时代。现在的教师既是老师,又是学生。在某些方面,学生比我们懂得多。因此,教师的角色不是竞技场上的裁判,更多的是一个顾问。可是教师的师德和人格依然是影响学生行为的重要因素。你可以迟到,我为什么一定要守时?你可以迁就别人,为什么不可以迁就我?你在原则问题上可以左右摇摆,我为什么就必须非按你的要求做?你可以马马虎虎地对待教学,我为什么不可以拖拖拉拉地对待学习?
    
我们的学生中反应出来的问题,其实是整个社会的问题。《致加西亚的信》中文版序言中提出:当整个世界都在谈论着变化创新等等时髦的概念的时候,重提忠诚敬业服从信用之类的话题未免显得过于陈旧。”“只有才华,没有责任心,缺乏敬业精神,我们是否真的能顺利前行?人类多少个世纪以来形成的美德正受到威胁和颠覆.。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时代的一个晴雨表。我们要想出污泥而不染不大可能。可是在大环境下有没有我们小环境的问题呢?我们应该找找自己的原因。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我们一直都顶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桂冠。严格要求别人之前,首先严格要求自己。

    我想,造成我们这些学生困惑的第一个原因是经济的压力。艺术类大学的学费和消费远高于普通大学。大部分家庭并不宽余,因此学生在求学期间始终感受到经济的压力。但从我的观察和感受上看,我们的学生并不是拜金主义,相反,他们甚至鄙视拜金主义。艺术教育的核心是以美为中心的,因此学生大都从心理上并不把金钱当回事。可是,现实就是那么现实,除了学费外,还要购买设备,为了有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空间还得租房子。经济上的压力和精神上的追求产生了矛盾。焦虑由此而生。
    
迷茫和困惑的第二个原因是时代的多元化。这一代人和我们是不同的,我们所受的教育比较单纯,更多的是集体主义、理想主义、英雄崇拜和奉献精神。处在信息时代的当代大学生,他们有着多种信息来源,被多种不同色彩的价值观念所包围。尽管他们有了选择的自由,但是正因为这种多元的格局使他们莫衷于是,在各种态度和观念中徘徊。没有稳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人是痛苦的,因为他们无家可归,是一个精神的流浪儿。

    多元的文化容许多元的价值观念,而这种多元的格局是滋生实用主义的温床,即每个人都可以依照只是对他本人产生满意的实际结果去自由判断任何信念的正确性。由于价值判断的差异性,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随时改变自己的观念,不必恪守固定的思想意识。从价值观上看,现代的大学生似乎对实用主义情有独钟。一手拉着高尚,一手牵着卑鄙是典型的实用主义态度。为我所用,于我有利的道德价值的取向是实用主义的本质,其实是一种多元的真理观。可是把个人的实际利益尤其是直接的物质的利益凌驾于一切道德准则之上是可怕的。对直接利益的无原则追求使人变得急功近利,使我们淡忘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中国的文人历来都有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第五代导演最大的特点是充分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的作品洋溢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挥洒着他们对社会、国家、人民的关爱。在我们的学生身上,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真正看到有力度的这种作品。01毕业作品和其它小班的作业,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大都囿于个人的小天地,而且大部分内容都比较灰色——自杀、失恋、欺骗、偷情、猜疑、……。我们真的淡忘了人类那些美好的情感,丢弃了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

    世界上许多哲学观、人生观都源于哲学家的大脑,可是实用主义的理论却是源自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当年美国人开疆拓土的行为,凝聚出实干、务实、冒险的精神,尔后,他们将这种精神升华为实用主义理论,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事实上,作为美国国家精神的实用主义倡导的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特别注重人的能动性、创造性,他们认为,在人的面前,有各种可能成功的机会等待着,人只有通过筹划、设计、选择和创造才能完善自己和实现自己。实用主义者反对空谈,讲求务实的精神。美国是一个不重视哲学研究的国家,哲学教授的薪金是大学教授中最低的,大约一个月2千多美元。最重要的是,实用主义崇尚积极进取,。美国人似乎相信都自己有能力改变现状,深信事在人为。因此,他们对未来的态度是积极的。

    我们的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实用主义态度,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用主义。顶多是庸俗实用主义。他们所体现出来的迷茫、困惑和不安,是与实用主义格格不入的。可是这种对前途和未来茫然的态度正在威胁着我们从事艺术教育和创作的人的心灵。实用主义不是自我放纵,也不是破坏传统伦理价值。西部片是最能体现美国精神的影片,在影片的片尾,西部牛仔骑着马,迎着阳光走向远方的视觉形象是有象征意义的:为寻求光明的未来而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到真希望我们的学生是真正的实用主义者。
    
我多次说过我对大学教育的看法,我们的教育是人的教育。因此,知识、技术、技巧固然重要,但最为重要的是人的培养和塑造。我认为,大学应该给学生一个认识自我的开放空间。大学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认清自我。一个学生能在大学期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需要什么,内心在呼唤着什么,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的社会责任感,也知道将来如何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我看我们的目的就已经基本达到。至于他或她最终觉得自己并不热爱这个专业,没关系,至少他或她通过学习认识了自己。

 

                              2005-7-20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