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云南艺术学院正式挂牌成立“亚洲国际纪录片研究中心”后,2024年10月22日,电影电视学院继续举办学术创作交流活动,再次举行了主题为“中国新纪录片运动的开端与发展”的学术与创作分享沙龙活动。邀请了三位亲历和见证这一重要文化现象的国内纪录片创作领域重量级专家:谭乐水、卢望平和孟子为教授,共同探讨90年代“新纪录片运动”的历史与影响。
卢望平教授于1984年入中央电视台,参与中国新时期纪录片的创作,拍摄了影响深远的纪录片《流浪北京》,该作品被视为80年代新纪录片运动的开山之作。1993年,他制作的《王老白的故事》获得第20届美国夏威夷电影节纪录片单元金奖提名。
谭乐水教授1984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后在云南电视台担任编导、摄像和艺术监审,同时担任“经典人文地理”频道主编,并为云南大学客座教授。其代表作包括《巴卡老寨》、《曼春满的故事》、《丽哉勐僚》和《百年金三角》等。
孟子为教授1984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编采专业,现为知行学院新闻传媒系主任。他制作的纪录片《花儿》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外还有《李家山》等优秀作品。
电影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洪志明教授、编导系主任王跃教授及纪录片方向的汪洋老师也出席了此次活动。汪洋老师担任主持,与嘉宾们及师生共同探讨了新纪录片运动的历史背景、观念嬗变及技术发展,分析其对当下纪录片创作与教育的影响。
卢望平教授强调,《流浪北京》不仅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更在观念与语言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其他嘉宾也分享了他们在80年代的创作经历,回忆了1993年《东方时空》栏目的《生活空间》节目组每天为观众讲述一个老百姓自己的纪实故事的社会影响。这些经历为他们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90年代,纪录片的重新确立成为沙龙讨论的一个热点。嘉宾们详细阐述了“新纪录片”的命名由来,以及这一思潮的兴起与发展,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观念影响下的纪录片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谭乐水老师结合自己购买中国第一台DV摄影机进行纪录片创作的经历,感慨拍摄设备的自由度为纪录片创作者带来的思想解放和拍摄触角的多元。孟子为教授认为90年代“新纪录片运动”并非是某个具体倡导者带领之下形成的,而应是一种不约而同的创作实践与思潮的集体呈现,在谈到新纪录片运动的影响时,嘉宾们一致认为,该创作思潮体现了地域化和群体化“迸发出现”的特点,尽管存在观念与风格上的不统一,但这种差异和多样性反而使得新纪录片在90年代后期焕发出新的活力。他们还关注到纪录片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变化,期望当下影视高校能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帮助青年学子更好地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经验,认真审视身处的创作环境和时代赋予的创作使命。
在沙龙中,许多青年学子积极提问,嘉宾们针对学生们的困惑给予了宝贵的建议。主持人汪洋老师表示:“在梳理80年代到90年代的中国新纪录片运动时,我深感那个理想主义者的时代对我们当下的激励和启示。他们对个体生命的深度关注,不仅回应了社会思潮的整体转向,也构成了中国纪录片发展历史的重要脉络。”此次沙龙不仅为师生提供了深入了解新纪录片运动的平台,也激发了观众在场对纪录片创作与教育的深入思考和热烈讨论。
未来,云南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将继续秉持“本体论”教学理念,倡导生态保护与艺术创作的结合,依托云南丰富的多民族文化资源,践行民族影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构建全球视野与本土特色并重的多维度国际学术创作交流平台,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纪录片人才而努力。
编辑:陈嘉璐
一审:汪洋
二审:王雯雯
终审:洪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