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0年度)

发布时间:2022-05-08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0年度)

专业领域代码及名称: 135104电影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本学位点电影领域于2009年获批专业学位授权点,2014年正式开始招生,下设纪录片创作、影视声音创作两个方向,带头人为影视学院院长宋杰教授。其中,纪录片创作也是省级博士点建设学科戏剧与影视学中电影学专业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2020年在校生17人。电影领域坚持从视听语言、本体论出发,探究视听媒介作为二十世纪出现的新兴语言对人类传播思想、行为、生活方式、审美、娱乐等方面的价值。同时侧重纪实人才培养,特别强调将纪录片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主要手段。发挥国家级纪录片、微电影创研中心的作用,结合影视人类学与相关纪录片创作、研究,服务地方、主动参与民族影视文化建设,探索基于民族影视文化领域参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方法与路径。

(一)基本条件

1.人才培养突出云南本土民族影视特色

本学位点结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云南本土影视文化特色,在纪录片创作特别是突出民族地方特色的纪录片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养成果。以“民族志纪录片田野工作坊”的形式开展“田野课堂”实践,师生深入少数民族文化源头腹地,调查拍摄传统原生态的节日仪式和当地的各种民族文化习俗,产出民族题材影视短片近30部。

2.加大师资建设力度

现有专任教师队伍3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引进博士副教授1人;新增专任教师2人,新晋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学位点积极利用学校人才引进政策,拟柔性引进各高校优秀博士。积极参与“高端智库人才计划”,多名导师担任省级学科、学位教指委工作;多名导师担任高教影视学会、中国影协编剧工委、省文协理事,省影协主席;多名导师入选国家级和云南省级“广电新闻出版局”专家库;多名导师进入省级专家库,为省委宣传部、组织部出谋划策、评优评审。

3.科学研究

本年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视听语言1》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校级线上精品课程3门。本年度科研项目立项7项,发表论文24篇含C刊3篇,指导立项国家级大创项目1个,省级大创项目12个;研究生在研课题2个;研究生优质课程1门。

4.多元化教学科研基地建设

2020年12月,云南艺术学院纪录片创研中心成立,以创作实践和科研项目反哺教学。完备的专业设置和类型多元的实践基地,为专业型硕士实践教学提供实战平台和机会。同年,与云南省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和云南钟声音乐制作有限公司合作搭建影视学院教学实践基地。

5.注重导师能力提升,搭建学生配套奖助体系

本年度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新聘导师岗前培训、岗前跟培助教、导师定期培训、强化岗位意识。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重在考察行业背景、实践经验。

(二)人才培养

1.注重思政教育和师风师德建设

配齐思政工作和管理服务队伍,设置研究生管理专职岗位。将师德师风作为导师选聘的首要要求,切实提高导师指导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对首次上岗的导师实行师风师德全面培训,对连续上岗的导师实行定期培训,建立导师团队指导和集体把关的责任机制。

2.课程教学建设

本学位点在多年教学基础上,建立起具有较为鲜明理念的本体论影视教育理念下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积极申报教学成果《纪实影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本体论影视教育理念下纪实影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3.实践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注重毕业论文与毕业作品的相辅相成

充分利用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民族影视文化建设和民族共同体建构的意识。立足云南区域社会发展,主动树立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理念,开展了多样化的影视项目合作和科研课题研究,实现了产学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在教学中注重增强理论教学的实践基础,推动课题项目的成果转化。

导师团队近年多次在海内外“影视人类学”、“创意产业”等专业学术会议上参与论文发表、作品展映与交流;参加中国民族影视高层论坛、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大学生纪录片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评委工作,扩大了我校智库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

(三)专业作品屡获殊荣,突出社会文化服务功能

从本年度开始,灵活运用纪录影像服务社区,研究生参与当地营盘社区的“影像服务社会”项目,持续推动“下庄村放映”活动,深受群众好评。

纪录片《回响》入选全国艺术硕士研究生优秀毕业成果,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滇韵鎏金》、《影像·记忆》获得云南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优秀成果;在同类学校中,本领域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优势,凸显本领域在视听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实践项目管理方面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本学位点现有专任教师30人,其中导师9人、教授3人、副教授6人、博士学位教师4人。与上一年度相比,虽然导师人数有所增加,但数量上仍然不足,博士学位教师仅占专任教师比例13%,师资整体力量仍较为薄弱。

(二)课程思政建设未形成体系

在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化运行的过程中,课程思政的建设队伍协同度不高,专业课与思政课之间尚未形成真正的协同效应,忽视了充分发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和育人资源,导致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良性互动不够、相互支撑力度不足,没有体现出内容和形式上的隐性衔接,缺乏课程思政成果。

(三)教师科研成果质量偏低

2020年省级立项仅7项,其中省哲社项目1项、其余均为省教育厅项目,无国家级项目立项;发表论文26篇, C刊仅3篇;教师获得各类奖项10项。从数据来看,总体科研项目层次偏低、成果数量和质量亟待提高,缺乏高水平论文发表和高水平学术研究获奖。

三、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师资结构优化、师资外部人才引进、师资内部培育等方式使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及素质显著提升。高度注重在校师资学术梯队的常态化建设,拓展培训渠道,丰富提升现有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国际教育经历。健全师资培养体系,促进中青年教师成长,力争下一年度在教师人数、导师人数、博士学位教师人数方面均有所增长。

(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院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系统梳理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纳入教案内容和教学大纲,作为课程讲授重要内容和学生考核关键知识。教师加强对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深度挖掘,在把握学生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章节,提高课程思政育人能力。下一年度力争申报1-2门省级思政示范课程。

(三)提升科研水平和成果

实施一流创新团队计划,通过经费支持和平台搭建,重点建设高水平团队;进一步整合教学科研优势资源,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代表性、标志性科研成果和获奖;争取国家级项目、课程、教学成果奖有新的突破;力争五年内在CSSCI、北大核心上发表论文15篇以上,出版国家(省级)规划教材5部,出版专著5部;教师创作、出版、发表、展演5部以上的影视作品。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杨力